科技情報
-
最後的任性決定,LG正式宣布退出手機市場
不久前曾有爆料指出LG想要出售自家的手機業務,但因為種種原因造成協商破局而只能選擇直接推出市場,這樣的謠言再4月5號的時候獲得官方證實,LG正式宣布要從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市場退出。 LG的手機業務在這數年來可以說是過得相當煎熬,正當旗下的各個部門的賺得飽飽的時候,手機部門卻是面對連續23季虧損,其金額預估高達1235億台幣!且根據財經媒體的估算,如果繼續堅持下去的話,每年的虧損將繼續擴大,面對這個幾乎不可能補上,且還月破越大洞的缺口,LG最終選擇壯士斷腕,關閉了手機部門。 根據官方表示,雖然手機部門關閉了,但不會立即棄現有用戶而不顧,手機產品將會照常供貨直到既有庫存出清完畢為止(庫存預計可以提供到7月),同時期間的軟體維護和相關保固、維修服務也都會照常運作,之後才會將手機相關商業行為全面結束。 雖然退出了手機銷售市場,但LG還是會繼續在通訊領域中鑽研與技術開發,同時會進一步整合自家,如自家最賺錢的電視面板、智慧家具,以及人工智慧、6G行動網路等等。 不得不說,LG的手機總是能為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,從早期的曲面手機LG G Flex、模組化設計的LG G5到現在最新的翻轉式螢幕的LG Wing,在現今手機幾乎只差在商標不同的現今,LG可以說是最叛逆的存在,只是或許也是因為如此,過於任性的設計使得產品與主流需求脫鉤,使其只能吸引到部分的小眾的玩家,最終不得不面臨淘汰的下場。 不過因為LG是選擇關閉手機部門,而非將其出售,所以LG還是掌握著手機銷售方面的各項權力,也許隨著時間和技術的轉換,LG會在哪天重啟手機的生產,也不是不可能。只不過在此之前,各位曾經入手LG手機的玩家們,也只能先感謝LG努力,曾為我們的科技市場帶來各種回憶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NVIDIA GTX系列的全面汰換?RTX 3050、RTX 3050 Ti評測數據流出
雖然RTX 20系列沒有出RTX 2050,但小編長鬚一捋,NVIDIA的RTX 30系列絕非僅僅只有RTX 3090/3080/3070/3060,果不其然,早在上周就已流出GeForce RTX 3050、RTX 3050 Ti的相關規格了。 根據Geekbench所流出的消息指出,GeForce RTX 3050 Laptop可能採用基於Ampere架構的GA107繪圖晶片,並具有2,048個CUDA,而記憶體則為GDDR6 4GB,而在流出的GPU-Z截圖上,但基礎時脈與Boost時脈似乎都被壓得很低,僅僅只有300/795 MHz,這或能表明其為功能受限的RTX 30系列的Max-Q版本?不僅如此,在GPU-Z上也確認了採用GA107繪圖晶片的RTX 3050將支援光追。 而如今,根據Notebookcheck的報導,配載GeForce RTX 3050 GPU的筆電,將會具有2,048個CUDA、而RTX 3050 Ti則是2,560的,且2款GPU都是基於Ampere架構的GA107晶片,兩張卡的TDP功耗則為30W至80W。 RTX 3050的Boost時脈將達到1,740 MHz、RTX 3050 Ti則為1,695 MHz,在每秒浮點運算次數(TFLOPS)上,RTX 3050將會提供玩家們7.2 TFLOP的運算能力、RTX 3050 Ti則有8.7 TFLOP,記憶體的話,兩張都是GDDR6 4GB。 然而,Notebookcheck所報導的為兩張卡的3DMARK綜合評比數據,實際規格還得等待真正上市的那一天。但就根據這兩張綜合評比數據的表格來看,RTX 3050 Ti在Time Spy上所獲得的分數為5,246分,效能基本落在RTX 2060(Max-Q版)與GTX 1660 Ti(Max-Q版)中間;而RTX 3050則位於GTX 1660 Ti(Max-Q版)與GTX 1650 Ti之間,獲得了4,798分。 而於遊戲《古墓奇兵:暗影》的FPS評測上,在遊戲極限效能模式與中等模式下的RTX 3050 Ti分別獲得69/106張FPS,一樣位於RTX 2060(Max-Q版)的70/87張FPS與GTX 1660 Ti(Max-Q版)的57/70張之間;RTX 3050則獲得60/75張FPS,一樣沒有意外的略輸了GTX 1660 Ti(Max-Q版),但小勝GTX 1650 Ti的48/65張FPS,但在DLSS的加持之下,RTX 3050或許還能獲得比GTX 1660 Ti更高的FPS幀數。 這麼看來,如果將四公子RTX 3060定調為RTX 30系列的入門款,那麼RTX 3050將會是更初階的基礎款,且相較舊版GTX 1650 Ti相比,RTX 3050與變體Ti,能獲得NIVDIA更多的技術支援,如DLSS、光追,用以提升效能或者獲得更強力的遊戲體驗,不過實際上市日期未知,但在月初的時候,ASUS官網上出現了裝載RTX 3050的TUF Dash F15。(笑)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又一傳奇品牌殞落,音響設備大廠ONKYO宣告將在7月從日本股市除牌
隨著現今科技進步與消費習慣的改變,使大家對聆聽音樂的需求不斷膨脹,也讓各形各色的耳機成為了時下最流的「飾品」,但也相對的,體型巨大、價格昂貴的音響設備也就變得日漸式微,儼然成為了金字塔頂端玩家才會接觸的高檔逸品,同時也讓許多相關設備的廠商必須掙扎求生,只是很遺憾,並不是所有廠商都能成功轉型或重新掌握商機。 日本的老字號音響大廠ONKYO在不久前正式宣布因為無力償還59億日圓(約15億台幣)總債務中的23.9億元,並且在經過積極的協商融資未果之後,正式宣告破產,加上2019年與2020年的債務量都已超過日本股票市場的除牌標準,因此東京交易所也宣布預計最快會在7月的時候,ONKYO將從股票市場中下台一鞠躬。 在面對市場消費的轉變,ONKYO其實也不是沒有試圖進行轉型,曾在2017年的時候推出「發燒級」的音樂智慧型手機DP-CMX1,企圖以自身在音樂領域的專業以及手機普遍不注重耳機音質的缺憾,滿足追求音質的玩家需求,但因為產品定價過高,且除音樂以外的部分表現也不盡理想,最終曲高和寡而失敗收場。 此外,ONKYO也試圖打入流行領域市場,在2020年的時候與知名動畫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合作,推出聯名款的播放器和耳機,只不過從時間點來看,顯然是為時已晚,讓這個從1946就創立的品牌在科技的洪流中遭到吞沒。 接下來,Onkyo品牌(王曲)也將歸入到時代的眼淚中,曾經的日系大廠也抵不過數位狂潮的衝擊,沒有在第一時間轉型成功、也沒有在後續浪潮上有更多的突出表現,下台一鞠躬也是可預期的,感謝在曾經的年代與日子裡帶給使用者的極佳體驗,Bye!(家裡還有Onkyo設備的,請妥善保存吧!)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Gameboy改機沒有極限,只要3號電池,挖礦挖上千萬億年
全球最大比特幣公司之一Hut 8 Mining Corp宣布,將購買3,000萬美元、估計約60%出貨率的NVIDIA CMP GPU,大概今年五月下旬開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預計在今天夏天將挖礦線佈署完成。 而NVIDIA的CMP系列到底能不能改善全球顯卡缺貨的窘境?小編不敢說,但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礦工的年代,已經幾乎所有可以進行圖像運算的科技產品,都能拿來挖礦了,桌電筆電就不用說了,PS5、手機也有玩家研究出來怎麼挖礦,但似乎是趣味性質居多,而除了這些以外,現在只要有Gameboy,你也可以是礦工,有國外專作各類主機DIY的知名Youtuber:Stacksmashin,分享了他將任天堂的第一代Gameboy掌機改造成比特幣礦礦機的。 不過第一代Gameboy因為年代久遠、技術也尚未成熟,並沒有具備無線連網功能,於是該大神便利用Gameboy的側邊連接埠,外接了一個Raspberry Pi Pico,來讓這台Gameboy能夠連網傳輸挖礦的數據與訊息,而Gameboy是吃3號電池的,Stacksmashin也透過電壓轉換模塊進行DIY,軟體則以開源工具開發,然後將設計完成的挖礦程式寫進卡匣裡面。 但挖礦算力究竟如何呢?大概也就0.8 Hash/s,跟ASIC挖礦模式相比之下,慢了也不過125萬億倍,而如果要開採一個比特幣的話,其實也僅需要數千萬億年的時間而已,仔細想想也沒有那麼慢嘛,不過Gameboy只需要4顆3號電池就能挖礦了,對比那些礦機來說,Gameboy礦機不僅省了電還能救地球(?)。 各位玩家,如果手上還有可以開機的Gameboy的話,Stacksmashin有詳細的原理講解,不如自己來動手做做看,但可以想見Gameboy礦機的出現,想必能引出更多大神將老舊遊戲改成礦機吧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到底是浪費地球的沙子、還是真的14nm最後一代神兵利器?Intel Core i7-11700K對比10700K效能搶先測
還記得先前德國電商mindfactory.de搶先開賣了處理器,當初要價469歐元(網路報價)也賣了120顆左右,姑且不論Intle七早八早就先開賣Z590(B560)主機板卻遲遲不讓11代處理器上市的真正幕後原因為何,在各路玩家與廠商端都已經等到天荒地老之際,解禁時間也差不多要到了,照慣例,這次配發媒體的是Core i9-11900K與Core i5-11600K這兩版本,網路上這陣子也陸續有11900K的部分測試數據流出,相信有興趣的朋友也都有加減看到了,而既然國外都已經開賣Core i7-11700K了,那入手一顆來玩玩應該也可以先行得知到底11代相比於10代有怎樣的實質長進? 雖然Intel官方擺明了要等到30號解禁後才能正式開賣,不過光是從mindfactory.de官網還是可以看到陸續的有在販售Core i7-11700以及Core i5-11600K的連結與介紹,分別要價408與319歐元,看來禁令歸禁令、有錢賺才是王道,想先入手玩玩看的朋友可以直接去下單了。 事實上國外的一些媒體也有取得Core i7-11700K這一顆,也給出了「不要浪費地球沙子」(沙子的主成分是用來製作晶片的矽)的超殘酷評價,究竟這顆處理器是否真的比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還要悲劇?就讓我們也來親自實測看看吧! 雖然Core i7-11700K目前還未正式開賣,但由於已經賣了好一陣子(只能先對應10代處理器),所以各廠Z590主機板預載的BIOS可能尚在調適階段(目前一直有更新),玩家若手上有11代處理器可以玩的話,記得上去各大主機板廠商的官網看看有沒有新BIOS可下載以提升效能與穩定度,當然小編就隨手取一片Z590來做測試平台囉,要說與Z490最大的差別,大概就是PCIe 4.0通道的支援,另外就是Xe內顯的效能提升不再是老掉牙的只能開機上網,依照Intel的信心喊話,11代的效能表現將會比10代更佳,同時,更新版的CPU-Z v1.95已能正確讀取到相關資訊了。 Core i7-11700K採8C/16T設計,基礎頻率為3.6GHz,相比前代10700K的3.8GHz來說是頻率降了一些,不過兩者的Cache配置也有些差異,玩家可以自行比較一下,當然11700K的重點是Rocket Lake核心,只不過仍是14nm製程就是(+++)。 測試的硬體搭配上除了使用Z590主機板外,記憶體也採用了較普遍的DDR4-3600 8GBx2(共16GB),SSD則是選擇理論讀取速率可達7000 MB/s的1TB PCIe 4.0 M.2 SSD,顯示卡則是使用RTX 3080 FE;另外,正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,所以本次測試也一會同將上一代Core i7-10700K拿來比較,剛好兩者同為8C/16T、都是14nm+++…,就來看看Intel到底還能從中榨出多少效能。而這裡主要的是先行測試關於Core i7-11700K的處理器表現,更仔細的11代測試,請密切關注站上後續的更多實測囉。 首先在基礎跑分上,Core i7-11700K不論是在CINEBENCH R23還是CPU-Z中,單核與多核的整體成績都有一定幅度成長,以CPU-Z的成績來說,多核的跑分大約比上一代多出15%,單核則接近20%,這點與Intel官方宣稱IPC增長19%大致相符。 不過處理器增長的效能對其他跑分程式來說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,在PCMARK10的整體總得分中,兩代之間的差距僅差500分左右,換算約只提升7%;而在3DMARK中CPU所帶來的分數加成也是不到10%,整體提升連1,000分都不到。 至於在遊戲實戰方面,所有的遊戲設定皆為最高畫質,同時關閉垂直同步、動態解析度縮放、減少延遲等會干擾FPS質的選項,如果光追內容的遊戲沒有提供自動功能,則將光追表現和DLSS調為畫質模式。 整體而言,Core i7-11700K遊戲方面的表現則有點尷尬,除了《刺客教條:維京紀元》和1080P解析度下的《電馭叛客2077》在FPS直上有比較顯著的提升外,剩餘的遊戲在FPS質差異都在5張以內,這樣的提升要反應在遊戲中的「真實體驗」上恐怕是有點困難。 當然這也很可能是因為不同遊戲對於CPU和GPU的資源占用比重不同所致,如果遊戲將多數運算資源都交給GPU的話,CPU的強弱就相對比較難反應在遊戲FPS值上。 相要於遊戲可能重視顯卡大於處理器,創作程式對於處理器的需求就顯得更為明顯不少,在Photoshop跑分測試中,Core i7-11700K比上一代處理器的得分還要高出約14%,而在Premiere Pro中也有高出約9%的成績,這在大量影片/照片轉檔上有著相當程度的助益。 從一連串的測試來看,Core i7-11700K的效能對於一些遊戲來說,確實是很難對在「真實感受」上帶來助益,但對於創作者來說,第11代處理器的效能提升和PCIe 4.0的支援,其實對於工作來說還是有一定相當程度幫助的。 不過,目前處理器市場可不是一家獨大,身為競爭對手的AMD陣營可不是吃素的,看看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,以11700K的對比競爭者:Ryzen 7 5800X處理器來說(甚至玩家可以對比到5600X),是否能像Intel官方所說的11700K會更具優勢?小編將會在30號正式解禁之後,為大家帶來更多處理器之間的效能比較,敬請期待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花錢買DLC還卡BUG,卡普空為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災情致歉
讓玩家們期待已久的卡普空大作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於3/26上市後,再度掀起一波狩獵風潮,相信各位獵人們在上周末都是不眠不休的在獵龍吧!(小編就有朋友3天加起來只睡了8小時...) 不過遊戲剛上市似乎都免不了災情發生,就連這次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也不例外,在遊戲剛上市不久後,有不少玩家就遇到了遊戲資料卡BUG而無法開始遊戲的狀況,起因出在額外付費DLC中的追加姿勢組合「攻擊姿勢」與「受傷姿勢」上,若玩家將上述兩種姿勢組合設置於動作快捷鍵或快捷鍵,並在徹底關閉遊戲後重新進入遊玩,該獵人資料就會出現問題而無法開始遊戲。 卡普空官方也於昨日(3/28)發出公告並致歉,表示目前還在調查BUG原因,找到解決方法後會立即發布修復更新,也呼籲玩家在修復更新發布前不要將上述2種追加姿勢組合設置至動作快捷鍵,還有若是已經設置該動作但是用睡眠模式來暫停遊戲的玩家們,雖然理論上不會遇到該災情,但難保一個手滑不小心關掉遊戲,還是先盡快更改設置比較妥當,以免發生悲劇。 另外官方也表示,若通過開始選單(按+鍵打開)進入姿勢組合列表,上述所述的2種姿勢組合仍可正常使用,只要不設置到快捷鍵就不用太過擔心。 這次的災情雖說是出在比較不必要的「姿勢」上,不過卡遊戲資料真的相當嚴重,尤其要是發生在通霄獵人身上,至今好幾十小時的遊戲資料就這樣消失(還是特地另外花錢買DLC才中獎…),真的是會欲哭無淚,希望官方能早日發布修復更新,才能讓獵人們繼續安心狩獵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《捍衛任務》導演執導,Sucker Punch Productions宣布《對馬戰鬼》改編電影已展開籌畫
由Sucker Punch Productions製作的Sony PS4後期大作之一《對馬戰鬼》(Ghost of Tsushima),憑藉著充滿濃厚的日系武士風格,加上龐大的開放世界與優秀的劇情而深受玩家們好評,Sucker Punch Productions創意總監Nate Fox更是被日本封為新任對馬島觀光大使。 而近日Nate Fox在PS Blog上表示該作品自2020年7月發售以來已經突破650片銷量,其中幾乎有半數玩家已通關,另外更是宣布Sony Pictures與PlayStation Productions工作室已經展開籌畫《對馬戰鬼》改編電影版,導演為知名電影《捍衛任務》(John Wick)系列的Chad Stahelski執導。 Nate Fox表示:「我們很高興能跟Sony Pictures合作,實現這項計劃。仁被託付給值得信賴的導演Chad Stahelski。他所執導的《捍衛任務》(John Wick)獨樹一格,而他的前瞻性,加上多年豐富經驗,更為該片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極致動作場面。假如要找到人將境井仁揮舞武士刀戰鬥的銳利張力實際呈現出來, Chad Stahelski絕對是不二之選!」 《對馬戰鬼》遊戲本身因為開發團隊因深受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影響,其風格可以感受滿滿的日本武士氣息,並且更是內建黑白濾鏡,完美重現黑澤明電影風格,而這次改編電影版在Chad Stahelski的執導下,相信在畫面上的呈現是值得期待的。 另外《對馬戰鬼》電影版將由Chad Stahelski執導且由該導演旗下製作公司87Eleven Entertainment製作,而Sucker Punch Productions開發團隊也會參與合作,故事劇情上玩家們應該是不用擔心。 至於最重要的演員選角目前官方還沒透漏相關消息,小編很好奇有哪位演員能詮釋主角境井仁平凡、樸素的風格,還是說就直接找境井仁臉模Daisuke Tsuji回來演電影呢XD?實在是令人相當期待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架構超前部屬?!傳新一代Nintendo Switch將採用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GPU
相信任天堂玩家們現正迫不及待想玩即將於明日(3/26)上市的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,更有不少從《魔物獵人 世界》才入坑的玩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開獵而入手了Nintendo Switch。 而除了遊戲以外,關於新一代NS主機本身也是謠傳不斷,畢竟目前NS主機除了一次的小改版以外就沒再更動過硬體規格,而隨著對手新世代主機都已經登場,先撇除缺貨以及遊戲多寡問題不談,NS本身的規格效能確實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現今玩家們需求。 根據近日彭博社報導,新一代NS主機將搭載DLSS並可於電視模式上支援4K,這說法與先前傳言幾乎雷同,而更讓人驚訝的是,爆料大神kopite7kimi還透漏新一代NS主機將採用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GPU(超前部屬?!)。 ada— kopite7kimi (@kopite7kimi) March 24, 2021 目前NS主機內的NVIDIA客製化8核Tegra X1 GPU是基於Maxwell架構並包含256個CUDA核心,雖說N家還有基於Pascal架構的Tegra X2系列、基於Volta的Xavier系列以及基於Ampere的Orin系列,但均未被使用於NS上。 而Ada Lovelace架構是屬於NVIDIA新一代的架構,預計在PC上將會取代目前用於RTX 30上的Ampere架構,若NS真用上Ada Lovelace架構GPU,相信性能絕對是能大幅提升,那要實現謠傳中的4K電視模式、DLSS也完全不用意外了,甚至在5nm製程的加持下,手持模式的省電效能會更加優秀,就像目前電力加強版的NS主機並非透過加大電池,而是改善Tegra X1製程來獲得更強大的續航力。 不過目前任天堂與NVIDIA官方都未證實新一代NS主機傳言,這些消息都只是網友們之間的猜測,相信眾多玩家們與小編一樣對於新主機期待歸期待,但最快也可能是下半年的事情了,對於明日就要開獵的玩家們來說,趁現在NS貨源充足的情況下,還是趕緊入手一台比較實在XD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佛心公司!太多員工請假要打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,老闆直接於發售日宣布放假一天
隨著卡普空經典大作IP《魔物獵人》系列的最新作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即將在3/26於Nintendo Switch平台上市(PC Steam版預定明年初),讓全球獵人們蓄勢待發,甚至有玩家已經打算於發售日當天直接請假在家狩獵,可見該系列作相當深受玩家們喜愛。 而在日本一家專門負責VR、AR與MR的開發公司「Mark-on」更是因為有太多員工為了《魔物獵人 崛起》而請假,董事長檜山正樹便直接宣布在發售日當天全公司員工放假一天(太佛心啦!)。 社員がこの日に休暇を取る人が多数いるのでまとめて休みにした。 pic.twitter.com/yF5VgEOD9t— JackMasaki (@JackMasaki) March 23, 2021 檜山正樹於推特上放出該休假通知後,吸引數萬網友朝聖、讚好,也讓許多玩家們相當羨慕;事實上有玩家為了第一時間玩遊戲而請假的情形不是什麼新鮮事,尤其像是《魔物獵人》這個陪伴多年又深受玩家們好評的老IP,我想每位獵人應該都很希望當天能好好待在家狩獵一整天。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老闆對此沒有刻意刁難甚至直接宣布放假,或許是相關產業關係,老闆本身也是玩家而理解員工們的心情,雖然當中有網友質疑老闆是不是本來就想自己想休假(老闆也想開獵XD?!),不過老闆後續有補充此次放假僅限員工、不包含董事會成員(真的佛心!QQ)。 不管如何,羨慕歸羨慕,即便發售日沒放假,相信玩家們也自有妙招(畢竟是在NS平台上,所以…你懂得…XD),小編自己也迫不及待發售日到來,準備開獵啦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總算登陸Steam平台,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繁體試玩版神速開箱
國產經典角色扮演遊戲《仙劍奇俠傳》系列新作《仙劍奇俠傳七》,在1月15日時已開放陸版下載試玩,但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,看到是簡體版所以還是先忍了下來,沒有伸手去玩的? 不過終於啊,大宇資訊終於在Steam平台釋出試玩版,並且預定今年上市,因此呢,小編身為從DOS仙劍就開始的老玩家,也特地去載了來嘗鮮,以下便為各位玩家們帶來繁體版的神速開箱。(小編不暴雷,因此劇情方面完全不提唷) 由於還是試玩版,進入遊戲時,系統會跳出要進行數據收集的提示,以便製作團隊來改進遊戲體驗;接著看到系統設置的部分,在控制選項方面,本代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為動作角色扮演遊戲,因此不僅僅是典型的鍵鼠配置,亦可使用手把遊玩,但可惜的是,雖然《仙劍奇俠傳七》支援光線追蹤,但試玩版仍舊沒有開啟的選項。 在UI介面的設計上,還是採用了傳統的配置,人物狀態列在左上、小地圖在右上、左下則為功能列、右下為技能欄位。左下功能列上有一個「御靈」的選項,開啟之後,可以發現遊戲內建了3隻御靈讓玩家們調整出戰,並且還能與其互動。 在操作方面的話,由於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的戰鬥模式,已從回合制轉換成第三人稱即時動作制,鍵鼠配置的玩家們,可以透過滑鼠左鍵進行輕擊、右鍵施展重擊,並且隨著輕擊的連段,搭配重擊可使出不同的招式,目前小編所試出的連技共有3種,分別為:輕輕重、輕輕輕重、輕輕輕輕重。 右下方技能欄,如果施展時機得當的話,可以配合滑鼠的連段,再放出一招技能,然而,滑鼠左右鍵配合使出的連技,是不吃任何消耗的,但右下角的技能在每一次施展,都會消耗狀態「神」(左上藍色那條),因此玩家們在戰鬥時可要多多注意。 值得注意、並且可喜可賀的是,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的人物操作可以跳躍,並且不會被空氣牆阻擋,跳上屋頂看風景根本小菜一碟,想不按照路線行走,直接從山坡往上跳也沒問題,當然,跳躍時的滯留時間也能進行輕擊,重擊的話則會直接落地對目標物進行衝擊。 在畫面呈現上,1月初開放陸版試玩時,女角建模被網友們吐槽缺乏辨識度,但在Steam上開放的繁體試玩版已經經過修正了,而人物的嘴型也會根據語音進行開合,不再是僵化的3D臉譜。 試玩版的硬體配置已經在1月初陸版開放試玩時公布,小編此次使用Ryzen 9 3900 XT加AORUS RTX 3060 Elite 12G,FPS幀數基本維持在120至125張,進入戰鬥之後約在100至110 FPS之間浮動,但試玩版尚未可以開啟光線追蹤,這部分就等正式版開放之後,有興趣的玩家再去嘗試囉。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OuX7tNXsyA ▲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繁體版試玩 By.PCDIY!。 另外,除了《仙劍奇俠傳七》之外,大宇也在Steam上架了《仙劍奇俠傳二》、《仙劍奇俠傳三》與《仙劍奇俠傳三外傳:問情篇》(哭啊,問路篇)的商店頁面,但發售時間尚未公布,仙劍迷們先加入願望清單吧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最多人點閱
-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:雙螢幕Zephyrus Duo 15、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
-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,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%!
-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、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,搭配10代Comet Lake-S處理器必備
-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,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
-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,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
- 《Bloomberg BusinessWeek》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,《Apple、Amazon、SuperMicro》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
- 這時脈很瘋狂!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.4 GHz?!
-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:NVIDIA技術簡報 (下篇)
-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/1G光纖上網來襲,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!
- 核戰開打!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,八核心Core i9-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!
- 筆電沒有網路孔?!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
- 疫情當前、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,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